首頁 | 收藏本站 | 免費注冊|申請VIP會員|固定排名|廣告服務
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首頁
PLC | 電  機 | 變 頻 器 | 人機界面 | 運動伺服 | 控制傳動 | 自動化軟件
DCS | 傳感器 | 通信網絡 | 現場總線 | 數據采集 | 電氣開關 | 數傳測控
電源 | 嵌入式 | 儀器儀表 | 低壓電器 | 機器視覺 | 工業安全 | 工控機
模具 | 電線電纜 | 電子元件 | 成套設備 | 液壓氣動 | 制 冷
機床 | 電力能源 | 機械設備 | 石油化工 | 礦業冶金 | 水工業
物流 | 軌道交通 | 汽車電子 | 工程機械 | 輸 配 電 | 電 梯
企業 供求 新聞 文庫
下載 視頻 招聘 期刊 會展 培訓 庫存 論壇 訪談 維修
熱詞:嵌入式 傳感器 電源 主板 工控機 PLC 人機界面 變頻器
產品首頁 VIP會員產品 所有產品   我要發布產品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首頁 >> 產品 >> 詳細信息
 
UWB煤礦工人精確定位系統 山東新云鵬電氣有限公司
       

UWB煤礦工人精確定位系統

產品型號: KJJ936
產品價格: 12000元
產品品牌: 新云鵬
   
在線咨詢
會員在線咨詢,免費獲取《電氣自動化簡訊》雙月刊
  聯 系 人: 喬強
所在區域: 山東.濟南
辦公地址: 高新區天辰路978號
郵  編: 250100
電  話: 0531-82687750
移動電話: 15020011961
傳  真: 沒填
電子郵件: 739814939@qq.com
公司主頁:
 
詳細描述:
 

 電話咨詢及追蹤服務

 

  我公司提供每周7天,每天8小時不間斷的電話支持服務,解答用戶在系統使用、維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操作方法,并每月至少一次電話詢問用戶使用情況。

 

  現場響應

 

  自收到用戶服務請求起四小時內,若以上服務形式不能解決問題,公司將立即派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故障處理。

 

  客戶在使用過程中無論何時出現任何異常情況,均可即時與乙方系統工程師聯系,乙方負責24小時電話技術支持。

 

  我司所有產品均含稅含運費并質保一年,一年內非人為因素均免費QQ0227

 


KJ936簡介


 

  KJ936礦用人員精確定位系統采用的UWB無線通訊技術,專業用于井下移動目標的無線定位、路徑跟蹤和考勤管理,為煤礦的安全開采提供了保障,提高了煤礦企業的生產管理效率。

 

  通過建立一個生產調度中心,在調度中心能夠做到對井下人員及車輛的集中調度監視,實時動態顯示其狀況、分布情況和運行軌跡;可對發生井下人員滯留超時、進入危險區域或防護區域、礦井發生事故等情況時進行警示和自動聲光報警;可以顯示井下人員遇到緊急情況發上來的報警信息,車輛故障是發送報警信息,以及考勤管理等,實現全礦的管控一體化。

 

  中心與井下管理人員、特殊作業人員短信息交互,實現安全管理和調度,以及遠程管理。

 

  KJ936功能:

 

  KJ936礦用人員精確定位系統精確定位誤差0.3米,準確掌握井下坑道作業面工作人員的位置,分布情況和每個人員任意時刻所在的位置及各時間段的活動軌跡,為事故處理和救援工作提供可靠的數據依據,保證搶險救災和安全救護工作的運作。

 

  提供井口LED大屏顯示功能:

 

  顯示井下人員總數;

 

  各中段人員分布情況;

 

  員工出入井時間;

 

  滾動顯示井下人員名稱。

 

  提供設備鏈路拓撲自檢功能,隨時觀察設備運行情況,準確排查設備故障。提供考勤功能,能夠出具各部門及個人的年、月、日考勤明細報表,為管理層對員工考核提供依據。

 

  支持虹膜/人臉考勤功能,通過生物識別技術,有效防止一人帶多卡的現象,同時有效識別卡故障。

 

  信息存儲和歷史軌跡回放:系統具有數據存儲和人員活動軌跡回放功能,以便為事故分析提供依據。

 

  定位卡求救功能,井下人員遇到突發情況(如火災、瓦斯爆炸、冒頂、透水等)可通過礦用本安型定位卡上的求救按鈕進行求救。

 

  撤離功能,井上人員一旦知道有險情發生,可立即通知井下所有人員(只要他們都帶有定位儀(識別卡),為逃生提供寶貴時間。

 

  實時報警:超員報警、超時報警、鏈路異常報警、卡低電量報警、電源供電狀態報警、人員異常報警、井下求救報警、環境報警、事故報警、撤離確認。

 

  限制區域管理:對重要區域和限制區域進行權限管理,非授權人員進入,系統自動報警。

 

  能實現數據采集和傳輸功能,讀卡器可以采集多種和多個類型的傳感器

 

  車輛調度管理及調度功能,通過主機的系統軟件發送調度命令

 

  打印:可根據要求打印考勤報表、歷史記錄等。

 

  KJ936礦用人員精確定位系統設計原則

 

  系統安全性。所有井下設備為本質安全型,完全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及規范標準。

 

  系統高可靠性。能在惡劣工業環境下可靠工作,抗干擾能力強。各節點間具備隔離保護能力,不會因局部受損影響整個系統。

 

  數據完整性。在通信線路遭到破壞和斷電情況下,井下設備能夠獨立工作并保存數據,線路恢復后把數據完整上傳。

 

  及時性和準確性。使用UWB技術以非常寬的頻率帶寬來換取高速的數據傳輸,從根本上保證并發讀卡量和數據通信的準確無誤。

 

  經濟高效性。技術方案設計充分考慮市場經濟原則,有利于降低系統投資成本。

 

  KJ936礦用人員精確定位系統的特點

 

  (1)系統設備完全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及規范標準,并取得相關的生產許可證書;能在惡劣工業環境下可靠工作,抗干擾能力強。

 

  (2)自動化:系統能自動檢測井下坑道人員經過監測點的時間、地點信息,并自動實現對人員的考勤作業、統計及監測管理。

 

  (3)完備的數據統計與信息查詢軟件:系統軟件具備專用數據庫管理系統,包括人員通過坑道的信息采集和統計分析系統,考勤作業的統計與管理分析系統,顯示并統計報表資料,為高層管理人員的查詢與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4)系統的安全、穩定、可靠性設計:系統產品采用坑道壁掛式設計,保證系統在惡劣的環境下能連續正常運轉。

 

  (5) 本系統能準確地反映井下人員數量和人員位置,靜態定位精度在0.3米以內。

 

  (6)該系統通過基于光纖走線方式,實現與工業自動化的對接。

 

  (7)人員經過監測站點時不需要主動干預,不影響井下作業人員的正常工作。

 

  (8)強大的軟件數據分析能力,能極大減少無線數據接收器的設置數量,降低成本與日常維護量。

 

  (9)監測無線數據接收器在系統傳輸信道出現故障時保存人員軌跡信息,當傳輸信道恢復正常時監測無線數據接收器的信息能傳送到監測主機,保證人員信息的不間斷。

 

  (10)自主研發的軟件,能滿足聯網數據傳輸以及遠程監管的要求。

 

  (11)超強的同時讀卡能力,保證井下人員迅速同時通過,并保證數據不丟失。

 

  (12)區域限員管理

 

  可將諾干個分站組成一個區域,單獨進行管理,現場進行信息發布和超員聲光報警。

 

  (13)設備自檢功能

 

  識別卡電量不夠、接口和分站有問題時能通過聲音、圖像方式提醒相關人員進行處理,方便維護。

 

  KJ936礦用人員精確定位系統的可擴展性和可移植性

 

  系統的設計采用模塊化設計,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以及軟件上的配合,可以方便的添加、刪除定位讀卡器、改變定位讀卡器的位置等,這里說的定位讀卡器是指網絡上的有線定位讀卡器。系統也可以在某些地方添加無線基站構建適應新的環境,這樣增強了系統的延伸性,系統可以隨礦井的開挖,不斷的更新。

 

  另外,系統基于UWB技術,通信距離遠,識別能力強,組網方便,將來可以增加礦下車輛管理,設備管理,信號燈控制,所有這些功能,都可在這一個系統中實現,無息另外架設系統,提高了系統的擴展性。

 

  安全性

 

  在Web服務器、數據庫以及應用終端中,除了使用在線掃毒防毒軟件和防火墻等防范措施之外,還采用密碼,實行對本地和遠程監控用戶身份的認證。

 

  升級、維護方便

 

  光纖,總線、無線基站和識別卡,在出現問題時,可以通過無線的方式來檢測設備,確認是否通信模塊故障等;在設備需要升級時,可以通過無線的方式直接更新程序固件。

 

  系統組成結構

 

  移動目標定位系統主要包括:

 

  中心站、系統軟件、傳輸平臺、定位讀卡器、定位標識卡、井下環網交換機及電源、傳輸線路等組成。

 

  我們根據“管控一體化”的思想,采用了企業網絡系統的三層網絡結構:互聯網、企業內部網、底層控制網,并結合自動化、信息、計算機、網絡、通訊的新理論和新技術,利用世界先進的自動化產品、網絡產品,實現信息化,將生產、管理等環節統一在一個網絡平臺上,形成統一、完整的有機整體。



微信圖片_20200219132148.jpg





通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在線聯系該用戶:
關于:
需求意向:
* 驗證碼: 點擊可刷新
 
用戶: 密碼:  
如果您還不是中國電氣自動化網(mhdz.net)的注冊用戶,立刻免費注冊

此信息未經核實,本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為保障您的利益,建議優先選擇VIP誠信企業


廣告服務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分類索引 | 服務條款 | VIP會員服務 |《電氣自動化企業大全》| 版權聲明

客服專線:0898-68552405     媒體合作QQ:910167442
中國電子商務服務聯盟成員單位 瓊ICP備
中國電氣自動化網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